半年挣35亿!魔芋爽如何养肥了卫龙?

半年挣35亿!魔芋爽怎样养肥了卫龙?

卫龙业绩逆袭全靠魔芋爽?

谁能想到,一包小小的魔芋爽竟然成了卫龙的”摇钱树”?2025年上半年,卫龙实现总收入约34.83亿元,其中魔芋爽所在的蔬菜制品板块贡献了21.09亿元,占比高达60.5%!这个数字简直让人惊叹——半年挣35亿,魔芋爽真的养肥了卫龙。

卫龙这个曾经的”辣条大王”,如今却靠着魔芋爽撑起了半边天。在调味面制品(辣条)和豆制品收入双双下滑的情况下,魔芋爽带领的蔬菜制品板块同比增长44.35%,成为卫龙业绩增长的唯一驱动力。这不禁让人好奇:魔芋爽到底有什么魔力?

魔芋爽凭什么成为卫龙”印钞机”?

魔芋爽的成功绝非偶然。2014年,卫龙以口感差异化为切入点首创魔芋爽,2015年中国魔芋市场就进入快速增长期。到了2021年后,魔芋爽更是精准抓住了低卡零食的消费密码,一飞冲天。

“卫龙魔芋爽,热量低低低低低低……”这则15秒电梯广告用22个”低”字洗脑式营销,成功将”低热量”标签打入消费者心智。虽然专业人士指出魔芋爽并非真正健壮食品,但相比辣条等高热量零食,它确实更符合当下健壮化消费动向。

在产品策略上,卫龙也很有一套。最初主推香辣与酸辣两种口味,2025年上半年又推出麻酱口味,不断丰富产品线。魔芋爽的成功也验证了卫龙孵化爆品的能力——从0到半年21亿,这个增长速度在快消品德业堪称惊艳!

卫龙辣条为何”不香了”?

与魔芋爽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卫龙辣条的颓势。2025年上半年,卫龙调味面制品(辣条)收入13.10亿元,同比下降3.25%,占总收入比重降至37.6%。消费者吐槽声不断:”甜而不香””不是童年的味道了””价格太贵”……

确实,在追求健壮的动向下,被贴上”垃圾食品”标签的辣条面临严峻挑战。卫龙辣条不仅口味被诟病,价格也成了拦路虎——106克装大面筋零售价已涨至4-5元,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作为卫龙的起家业务,辣条正在将核心地位拱手让给魔芋爽。

卫龙的下一个”魔芋爽”在哪里?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魔芋制品市场(盐津铺子等品牌增长迅猛),卫龙明白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目前,卫龙正在重点培育风吃海带作为第二增长曲线,7月还推出了清爽酸辣味新品。

卫龙采用的”辣味+X”创新策略,试图通过嫁接不同品类或风味来构建产品护城河。但风吃海带能否复制魔芋爽的成功,还有待市场检验。毕竟,快消品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打造爆品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需要关注的是,2025年卫龙高管层大换血,创始人兄弟重新掌舵。在家族企业的背景下,卫龙能否持续创新、保持增长势头?魔芋爽养肥了卫龙,但卫龙需要更多”魔芋爽”来应对未来的挑战。你看好卫龙的转型之路吗?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