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暴殄天物的字面意思
“暴殄天物”这个成语听起来文绉绉的,但它的意思其实很直白——糟蹋好物品!拆开来看:“暴”指残暴、过度,“殄”(tiǎn)表示灭绝、毁坏,“天物”则是大天然赐予的珍贵资源。合在一起,就是指肆意浪费、破坏珍贵的物品,比如粮食、天然资源,甚至是人才。
你有没有见过有人点了一桌子菜却只吃两口?或者买来的新衣服穿一次就扔掉?这些行为都可以说是“暴殄天物”。古人用这个词告诫我们:别把好物品不当回事!
二、“殄”字怎么读?别再念错了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暴殄天物”时,会把“殄”误读成“zhěn”,其实它的正确读音是tiǎn(第三声)。这个字在古文中常表示“灭绝”“毁坏”,比如“殄灭”就是彻底消灭的意思。
“殄”由“歹”(表示不好)和“?”(古代酒器)组成,本义是打翻祭品,引申为破坏珍贵之物。因此,“暴殄天物”不仅仅是浪费,更带有一种亵渎天然恩赐的意味。
三、成语背后的故事与警示
“暴殄天物”最早出现小编认为‘国语·晋语’里面。晋文公问膳宰:“天下什么最美?”膳宰回答:“如果糟蹋天赐之物,滥用民力,百姓得不到好处,那还算什么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珍惜资源才是真正的美德。现代社会里,浪费现象依然普遍:
– 食物浪费:全球每年约1/3的食物被丢弃。
– 资源滥用:过度开采、污染环境。
– 人才埋没:不重视培养和利用人才。
这些行为都是“暴殄天物”的体现,不仅可惜,还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四、怎样避免“暴殄天物”?
1. 珍惜粮食:点菜适量,剩菜打包。
2. 节约资源:减少一次性用品,循环利用。
3. 善用人才:给每个人发挥才能的机会。
古人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但资源并非取之不尽,学会珍惜,才是聪明的选择。
五、拓展资料
“暴殄天物”不仅一个成语,更是一种警示:别让浪费成为习性!从今天起,珍惜每一份资源,尊重天然与劳动的馈赠。毕竟,地球的资源有限,而我们的未来,取决于现在的选择。
下次再看到有人浪费,不妨提醒一句:“这可是暴殄天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