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这个城郊村把田园玩出“网红范儿” 保山县城

 在保山东城区核心地带,朱家天然村虽被高校、医院、企业环绕,却一度陷入进步瓶颈。如今,这里却悄然蜕变:泥泞小道被柏油路取代,向日葵花海随风摇曳,稻田咖啡飘香四溢……一个集“颜值”与“活力”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正破茧而出。

 面对困境,永盛街道引入保山绿诺商贸有限公司,盘活村庄闲置资源,以1300万元总投资启动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打破城乡界限,实现资源要素双向流动,构建起“从田间到体验”的全产业链模式。保山芸故里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夏清介绍,项目盘活了10处宅基地与小院,萌宠乐园、太空舱民宿、稻田摸鱼等农文旅融合业态纷纷入驻,曾经的闲置空间成了网红打卡地。

 “过去道路狭窄、污水横流,现在硬化路通到家门口,垃圾分类设施也配齐了。”村民感慨道。项目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铺设污水管网、完善基础设施。同时,向日葵花海、果蔬采摘园、融入传统农耕文化的景观,让乡村焕发新生机。稻田咖啡、书吧、研学教育、康养旅居等新业态,既扮靓了乡村,更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田园综合体的成功关键在于创新治理与运营模式。“我们推动社区治理从‘独角戏’转向‘大合唱’。”隆阳区农业农村局乡村建设促进股股长辉福军表示。项目采取“村集体+企业”联合运营模式,收益按比例分成。村民不仅获得家门口就业岗位,还能通过资源入股参与项目分红。永盛街道副主任赵贵洲透露,项目主体绿诺公司已开始试运营,部分设施改造正有序推进,预计今年9月正式建成开放。

 朱家村的蝶变成为隆阳区乡村振兴的生动操作。辉福军表示,未来将结合“千万工程”经验,坚持轻介入、微改动、精提升,深挖乡村文化内涵,精准规划项目定位,强化农文旅融合与品牌营销,同时创新运营与利益联结机制,在全区推广这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进步模式。

 昔日的城郊沉寂之地,如今正以土地为纸、产业作笔,在高校与企业环抱中绘就了一幅“诗与远方”的田园新景。朱家天然村的操作证明,当沉睡的资源被唤醒,当城乡的界限被打破,希望的种子便能在田野间蓬勃生长,结出振兴的硕果。

 云南网记者 杨艳鹏通讯员 张晓玲李晓斌

来源:云南网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