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木楼房子图片 龙胜:黑木耳产业撑起乡村“致富伞” 广西龙胜木房子图片

龙胜木楼房子图片 龙胜:黑木耳产业撑起乡村“致富伞” 广西龙胜木房子图片

村民将黑木耳从菌棒上摘下。 李青龙 摄

本报讯(记者何月 通讯员李青龙 杨曼青)3月17日,记者来到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都坪村的黑木耳示范种植基地,在蒙蒙细雨中,一簇簇黑木耳在菌棒上舒展身姿,饱满而丰盈。数位村民头戴斗笠,身前放着塑料桶,一手拿起一根菌棒,一手娴熟地将成熟的黑木耳轻轻摘下,投入桶中。
  “都坪村种植基地是去年年底开展黑木耳种植的,今天迎来第一批采收。亩产量大约在1200斤,今年收购价有30多元,价格较好。”黑木耳示范种植基地负责人范育爱告诉记者,去年,他所在的龙胜南山高原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通过县里招商引资,率先入驻伟江乡开展黑木耳种植。而龙胜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即山地地形带来更湿润的空气以及早晚温差变化,令公司对龙胜出产的黑木耳质量怀有信心。因此短短多少月,就将黑木耳种植产业拓展到乐江镇与龙胜镇。
  在基地,新鲜采摘下来的黑木耳会立即送往塑料大棚进行通风晾干,“晾木耳比较麻烦,每天早晚要注意翻动,中间还需进行一次装袋发酵,再放出进行二次晾干,这样慢工出细活,最终得到品相上乘的干木耳。”范育爱介绍道。大棚里晾着的黑木耳看起来小巧玲珑,记者捻起一朵放进手里揉捏,有一种肥厚的软弹感。
  “黑木耳市场需求稳定,按目前30多元的收购价来算,今年基地的总产值有望突破50万元。”范育爱说,公司采取“企业运营+村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运营,免费提供黑木耳种植与管理技术,并采用代管代种包收的方式确保农户收益。
  村民梁春梅家住都坪村板坪组,距离种植基地仅几步路远。她说:“村里引进黑木耳产业,对我们这些周边村民是好事,村里妇女老人有了事务做,时刻自在还能有一笔钱补贴家用。”“我们在伟江乡的黑木耳种植基地积极带动附近群众务工,其中脱贫户就有32户。”范育爱补充道。这种模式不仅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还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产业进步的积极性,让村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今年公司将在全县范围内拓展黑木耳种植100亩,届时将带动至少1000人次的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范育爱信心满满地表示,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龙胜黑木耳产业将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强劲的动力,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黑木耳种植的行列中来,共同书写乡村产业进步的新篇章。

  • 来源:桂林日报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