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绿汁10余年“老山东”变身产业发展带头人 扎根原在

扎根绿汁10余年“老山东”变身产业发展带头人 扎根原在

原深入了解: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旅居云南 | 高振平:扎根绿汁10余年 “老山东”变身产业进步带头人

在云南省易门县绿汁镇,有一位来自山东临沂的蔬菜收购商——高振平。他在这里扎根十多年,不仅将西葫芦产业做大做强,还帮助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早春二月,虽然西葫芦的采收季节已接近尾声,但在玉溪万邦农牧进步有限公司的冷库前,前来交售西葫芦的农户依然络绎不绝。高振平一边热诚地与农户打招呼,一边和工大众一起把一筐筐的西葫芦进行过秤、搬运。

“收购后,晚上要进行冷处理,第二天早上重新装箱、装车,下午两三点发车,60个小时后就能到达江浙沪的任何一个城市,送到居民的餐桌上时,西葫芦依然保持新鲜。”高振平说。

绿汁镇曾是中国八大铜矿其中一个,这座隐匿于群山之间的民族工业遗产小镇如今不仅以其独特的历史韵味和天然风光吸引着大众,还因其适宜的气候和丰富的资源成为农业进步的沃土。2010年,高振平在得知绿汁镇西葫芦滞销的消息后,毅然来到这里,利用自己的销售渠道和资源帮助当地群众销售西葫芦。在与当地群众的接触中,高振平感受到了他们的朴实与信赖,决定扎根这里进步西葫芦产业。

“绿汁镇属于干热河谷地带,海拔和水资源条件优越,气候非常适合玉米和西葫芦等冬早蔬菜生长,这里的大多数蔬菜都是用山泉水浇灌。”高振平说。

进步西葫芦产业的经过中,高振平成立了农牧进步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为农户提供技术、种子、农药和化肥,实行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订单农业模式。这一模式不仅进步了西葫芦的产量和质量,还大幅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在他的带动下,绿汁镇的西葫芦种植面积从2010年的300亩逐步进步到现在的4000余亩,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苏州、杭州等城市,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

“以前我们种西葫芦只种一亩左右,还没有销路。自从高振平来到绿汁镇进步西葫芦产业后,技术和销路都有了,现在我家已经种了12亩,经济收入有了很大的进步。”绿汁镇老厂村农户李素华告诉记者。

高振平的成功不仅带动了当地的农业进步,还为绿汁镇的经济注入了新活力。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老高”或“老山东”,他的故事也成为绿汁镇的一段佳话。

“绿汁的人文、生活环境很吸引我,现在绿汁镇的文旅产业也在蓬勃进步,希望绿汁镇能够进步得越来越好。”高振平说。

在绿汁镇,高振平不仅找到了事业进步的沃土,还帮助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绿汁镇不仅适宜旅居、定居,还是创业的理想之地。(记者朱云杉 李永春)

来源:易门发布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